聽說過手臂振動病嗎?這其實是一種職業病,高發行業是這幾個……
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
相比于塵肺病、職業性噪聲聾、職業中毒等較常見的職業病,手臂振動病作為一種法定職業病尚未引起企業及勞動者的重視。實際上,在一些生產環境中,作業人員長時間接觸震動強度大的工作,可能會患上一種職業病——手臂振動病。青島市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所專家發出提醒。
什么是手臂振動病?
手臂振動病是長期從事手傳振動作業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環障礙、手臂神經功能障礙為主的疾病,可引起手臂骨關節-肌肉的損傷,其典型表現為振動性白指。
手臂振動病常見于哪些工種?
手臂振動病,主要是由使用振動性工具引起,如各種捶打工具、手持轉動工具、固定輪轉工具、交通運輸與農業機械工具等。從事手傳振動的作業,主要有鑿巖工、固定砂輪和手持砂輪磨工、鉚釘工、風鏟工、搗固工、油鋸工、電鋸工、鍛工、銑工、抻拔工等。
高發行業包括:
①運動器材制造,特別是高爾夫球桿球頭制造;
②五金加工;
③金屬廚具(餐具)制造;
④機械制造;
⑤汽車金屬制品或用品制造;
⑥金屬家具制造;
⑦金屬船舶修造。
手臂振動病有哪些表現?
早期可出現手麻、手脹、手痛、手掌多汗、手臂無力、手指關節疼痛等手部癥狀,可有手指腫脹、變形,痛覺、振動覺減退等癥狀體征,典型表現為振動性白指(或稱職業性雷諾現象),其發作具有一過性和時相性特點,一般是在受冷后出現患指麻、脹、痛,并由灰白變蒼白,由遠端向近端發展,界限分明,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十分鐘,再逐漸由蒼白、灰白變為潮紅,恢復至常色,嚴重者還會出現關節變形和手部肌肉萎縮。
所以,當勞動者從事手部振動作業時出現以上不適,就要引起注意了。可以到相應的具有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機構進行咨詢或檢查。如懷疑患有職業性手臂振動病,也可以到職業病診斷機構要求進行診斷。
如何診斷手臂振動病?
根據《職業性手臂振動病的診斷》(GBZ 7-2014)標準,根據一年以上連續從事手傳振動作業的職業史,以手部末梢循環障礙、手臂神經功能障礙和(或)骨關節肌肉損傷為主的臨床表現,結合末梢循環功能、神經-肌電圖檢查結果,參考作業環境的職業衛生學資料,綜合分析,排除其他病因所致類似疾病,方可診斷。
勞動者就醫時應向醫生提示哪些內容呢?
勞動者就醫時應提供從事過的職業及時間、目前工作的種類及工作場所環境、臨床癥狀及出現時間、生活習慣、既往疾病史及家族史等。
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體檢時應注意什么?
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查體時,若勞動者有手傳振動工具職業接觸史,主檢醫師應注意詢問勞動者有無周圍神經、血管系統疾患,雷諾病的癥狀和病史,以及手部麻木、疼痛、感覺異常等癥狀;重點檢查手指、掌有無腫脹、變白,指關節有無變形,指端感覺,壓指試驗有無異常等;除血常規、尿常規、血清、ALT、心電圖等常規檢查,根據體檢情況,可選擇性進行冷水復溫試驗、神經-肌電圖、指端振動覺、指端溫度覺。
如何預防職業性手臂振動病?
企業及廣大從業人員必須重視該職業病,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預防控制:
1. 控制振動源。對于會產生振動的生產工具、機械設備,采取優化升級、技術更新等科學方法,或者采取減振、隔振措施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將振感降低到對機體無害的水平;
2. 限制作業時間。建立合理勞動制度,堅持工間休息及定期輪換工作制度,減少接觸振動時間,這是預防振動危害的重要措施;
3. 加強個人防護。合理使用防振手套等防護用品,避免用冷水洗手及做好保暖工作等。
4. 加強健康監護。依法對振動作業工人進行就業前和定期職業健康檢查;有職業禁忌證者不能從事振動作業;早期發現,及時處理振動病患者;加強健康管理和宣傳教育,提高勞動者自我保健意識;長期從事振動作業的工人,應定期監測振動工具的振動強度。
- 年內99位基金經理離職,什么原因促成離職高發?離職后的產品是贖是留?
- 青島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6000余家 市衛生健康委發出呼吁!
- 兩會好聲音 | 馬學真代表:研究制定早癌防控策略,高發腫瘤篩查實現醫保支持
- 警惕!6種兒童傳染病春季高發,兒科醫生給出7項基本預防措施
- 遭遇刷單網貸電詐 一女子兩次入坑!年底此類詐騙高發 青島警方發布緊急預警
- 12月份6月齡-2歲輪狀病毒腹瀉高發 專家發出提醒
- 有醫說醫|秋冬交替心血管病高發 如何預防?聽聽中醫專家怎么說
- 布魯氏菌病也有可能是職業病 萊西市衛生健康局提醒廣大市民注意防范
- 青島下發緊急通知:海上事故高發,要求相關部門切實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
- 秋冬季節流感高發, 開學季學生要做好新冠流感雙防護